2020年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一手做好疫情防控,一手努力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服务业经济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作用,实现“六稳”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目标。
一、全市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40.3亿元,同比增长2.7%(宜春市2.8%),居宜春第六位,分别高出GDP、上半年提高0.3和2.3个百分点,增幅提高幅度高出宜春市0.9个百分点。占GDP比重46.2%,较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达40.8%,较上半年提高11.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0.98个百分点。
从六大板块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32.6亿元,同比增长0.3%,增幅高于宜春市3.1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8.6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4.1亿元,同比下降12.7%,增幅高于宜春市0.7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8.5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4亿元,同比增长6.1%,增幅较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增幅低于宜春市3.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8.6亿元,同比增长0.9%,增幅高于宜春市0.7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5.5亿元,同比增长10.2%,增幅高于宜春市2.1个百分点,较上半年上升3.9个百分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3亿元,同比增长5.4%,增幅高于宜春市1.9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2.3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8.0亿元,同比增长1.8%,增幅高于宜春市0.3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1.3个百分点。(见表一)
服务业分行业增速情况(表一) |
|||
|
|
|
单位:% |
行业 |
樟树市三季度 |
宜春市三季度 |
樟树市二季度 |
批发和零售业 |
0.3 |
-2.8 |
-2.6 |
住宿和餐饮业 |
-12.7 |
-13.4 |
-21.2 |
金融业 |
6.1 |
9.3 |
5.4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0.9 |
0.2 |
0 |
房地产业 |
10.2 |
10.9 |
6.3 |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 |
5.4 |
3.5 |
3.1 |
非营利性服务业 |
1.8 |
1.5 |
0.5 |
从支撑指标看,23个涉及服务业核算的指标中有13个指标增速高于或等于宜春平均水平,有10个指标低于宜春平均水平。(见表二)
服务业支撑指标增速情况(表二) |
||
|
|
单位:% |
指标 |
樟树市三季度 |
宜春市三季度 |
水上运
输总周转量 |
0.1 |
-1.5 |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营业收入 |
17.2 |
58.2 |
邮政业务总量 |
80.8 |
36.4 |
批发业商品销售额 |
2.7 |
2.8 |
零售业商品销售额 |
2.0 |
2.0 |
住宿业营业额 |
-17.8 |
-17.8 |
餐饮业营业额 |
-6.9 |
-6.7 |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 |
10.1 |
11.6 |
保费收入 |
-4.0 |
7.1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14.5 |
10.9 |
房地产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
28.2 |
21.2 |
电信业务总量 |
28.1 |
28.1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 |
146.2 |
-0.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 |
11.7 |
9.8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 |
10.6 |
25.3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工资总额 |
5 |
35.9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 |
14.6 |
14.4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 |
-14.0 |
-15.6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工资总额 |
32.7 |
24.5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工资总额 |
-0.9 |
42.8 |
教育工资总额 |
15.6 |
14.1 |
卫生和社会工作工资总额 |
6.1 |
6.2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工资总额 |
16.2 |
18.7 |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文娱业复苏仍需时间。截至目前,疫情给传统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仍未完全消除,该行业收入仍同比下降,但降幅整体呈逐月收窄的向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0%。从行业看,虽然市内各影院已于7月下旬恢复营业,但受疫情防控需要、上线影片数量较少等影响,影院业务仍未恢复到往年正常水平;市内娱乐场所恢复开放时间不长,经营秩序仍未完全恢复,预计全市文化、体育和娱乐服务业实现全面复苏仍需一定时间。
(二) 商贸业供给侧水平不高。一是商贸流通和餐饮娱乐行业整体水平较差,购买力外流现象严重。全市商贸业经营网点数量多、规模小,在经营设施、外观形象、服务水平等方面明显不足,缺少拉动性强的龙头骨干企业,目前我市尚无国际一线品牌在樟树设立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名品”“海品”供应不足,难以满足居民较高层次的购物、餐饮和娱乐需求。据调查,全市不少居民外出到南昌购物、就餐和休闲娱乐,购买力外流现象较严重。二是娱乐项目还不够丰富,娱乐设施相对较少,我市虽有大型商贸综合体时代广场、中央大街、商业街三皇里等消费场所,但均处于起步阶段,入驻商家尚在摸索和适应时期,且商家入住率不高。
(三) 金融业发展程度不够。一是金融业直接贡献度直接贡献度较低。三季度,我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5.4%,低于宜春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二是存贷款增长不快。三季度,我市存贷款余额增速低于宜春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三是保险业发展缓慢。三季度,我市保费收入增速低于宜春平均水平11.1个百分点。四是金融机构发展不平衡,传统金融机构发展缓慢,新型金融机构发展不足,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少且竞争力不强。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 着力推动文娱业全面复苏。一是刺激服务需求。针对市场需求弹性较大的服务行业,发放“消费券”,释放服务行业消费需求,实现服务业经济的全面回归。例如电影消费券,各类娱乐场所消费券,充分利用家庭消费需求,在拉动电影业、水上项目、儿童娱乐等行业增长的基础上,拉动商圈各类消费,周边住宿、餐饮类需求提升;二是提升消费体验。文娱业企业应着眼自身,完善配套措施,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切实提升客户的消费体验。
(二) 培育市场主体促发展。一是加快批发市场建设,加快赣中农批市场、岐黄小镇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形成樟树独具特色、辐射周边的特色交易市场。二是加快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河西港建设步伐,使河东港、河西港成为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物流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物流基地。三是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加快三皇里特色街区创建,利用三皇里夜市特色将三皇里打造成樟树商贸交易街区新亮点。通过以上措施力争实现商贸消费“提级升档”,商贸平台“多点开花”,商贸物流“旁通曲畅”,以推进商贸流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商贸流通载体建设,培育壮大消费市场主体,加大商贸流通产业项目招商力度,优化商贸流通产业结构和发展环境,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稳全市商贸流通产业链条。
(三) 壮大金融服务业。一是通过鼓励全市各类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管理等方面发挥金融创新功能,有效降调发展,为实体经济平稳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金融保障,提高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培育地方金融经济发展新动力。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增强全市金融服务和保障能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