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指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企业。它具有投资节省,单位投资能吸收较多劳动力,技术操作要求较低,资金周转快的特点。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的优势,弥补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积累建设资金,加快经济建设。为进一步了解我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状况,我局组织人员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带动城乡就业情况作了较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劳动密集型企业现状
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消化吸收城乡剩余劳动力,对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共进。根据调查情况看,我市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有数量上的优势,我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遍布于第二、三产业,工业企业多以纺织业、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生产、装备制造生产等为主,三产主要集中在商贸物流和餐饮行业中。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少,如围绕高科技产业终端环节或外部配套的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业和一些精湛手工艺品必须采用人工作业的劳动密集企业(个性化服装民族服装和用品,以及采用电脑设计的陶艺、雕刻、刺绣等)。这种现状充分体现了我市作为欠发达地区缺乏资金技术和劳动力资源都比较丰富的特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劳动密集型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从我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现状看,规模效应体现不足,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大,例如在调研江西信德纺织有限公司时,该企业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外销售市场严重下降,极大的影响了企业效益。企业发展稳定性较差,同时多数企业受资金,原料等因素影响处于季节性生产状态。樟树市浩宇服饰有限公司反映:电价油价的上涨,使得企业用电成本与物流费用不断攀升,加上国家对安全、环保和节能减排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相关运营成本逐年增加,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使得企业生产面临较大压力。
(二)企业融资困难。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否做大,是增加就业岗位的关键。企业做大,融资是基础,从金融环境上来看,为抑制通货膨胀,银根紧缩,银行利率一再上调,正常融资渠道的收缩,造成非正常融资迅速膨胀,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矛盾更加突出。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均是通过利息更高的民间融资方式来解决资金问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严重阻碍企业发展扩大。
(三)用工难问题比较突出。从就业群体看,人员老化,年轻员工缺乏。调研的春丝公司普通员工平均年龄为46.2岁,45岁以下员工仅占公司全部员工的36%。从企业角度看,工资福利待遇等没有足够吸引力则是招工难和留不住人的关键。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普遍学历较低,以春丝公司为首的一大批企业员工绝大部分为本科学历以下;部分企业用工缺口较大,如春丝公司正在进行扩建6万吨米粉项目,缺员200余名;部分企业由于自动化程度提高,原有操作无法满足设备需求,如康怡冷饮急需技术性人才补充。
三、对我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市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集中在非公有企业和中小企业,为其提供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环境,首要问题是为其发展提供法制保证,确立其法律地位,维护其合法权益。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自治区政府也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但这些政策法规比较宏观,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政策支持的力度还不够,对现阶段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作用明显不够,还有待加强。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来说,要在确立其法律地位,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在税收、审批和管理制度上进一步放宽限制,严禁行政审批上的不作为和乱作为,严禁执法监管上的“三乱”现象,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宽松的外部环境。
(二)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应给予高度关注,及时制定符合相关产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根据劳动密集型企业市场风险大的特点,要帮助企业健全管理制度和完善运行机制,全面提高企业抗御风险的能力,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投资和技术选择等;适时发布行业发展趋势信息,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及时进入或退出有关市场和领域。
(三)开辟合理的融资渠道。现阶段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虽然已建立,但发挥的作用有限,真正享受资金扶持的中小企业占极少数,中小企业融资困局依然严峻。为此,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金支持,包括财政支持和信贷支持已是迫在眉睫。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一是建立“就业补贴”和“研究与开发补贴”制度。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对提供较多就业。
(四)抓企业责任,强化企业招用工主体作用。引导企业积极探索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根据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和自身经营状况合理确定薪酬待遇,增强岗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在园区企业开展用工诚信等级评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等活动,帮助企业合理制订全年用工计划,避免发生生产淡季大量裁员、生产旺季又招不到工的现象。
附件: